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10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的国家,拜访了很多有学问的 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10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 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的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 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 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 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 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 掉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 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 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许多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哲学家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 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根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 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1) 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学富五车() 惊讶() 铲除() (2)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句中“斩草除根”一词的意思是 ;它还常被用来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在这里用的是原意。 请你根据它的比喻义用“斩草除根”造一个句子。 (3) 弟子们铲除杂草的方法分别是 、 、 、 。哲学家对他的哪些弟子的回答最满意?请从给的选项选择一个() 。 A. 第一个和第二个 B. 第三个和第四个 C. 都满意 D. 都不满意 (4) 文中的哲学家和苏格拉底教育举生的方法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呢,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杂草”,第一个“杂草”指的是 ;第二个“杂 草 ”指的是 。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满腹经纶 惊愕 除掉 (2)要想彻底的除草,必须要把跟给斩断。 示例:对于赌博的不良风气,要学会防微杜渐,一旦生,一定要斩草除根。 (3)用铲子铲 用火烧 撒上石灰 把根挖出 D (4)示例:他们的教育方法不是长篇大论的讲道理,而是放到实际生活中,以小见大,从实践中,自己感悟。 (5)田里的杂草 灵魂里的杂草 示例:人的思想是一片沃土,既可能孕育积极阳光的,也可能孕育极黑暗的,唯一不让黑暗占据的方法,就是多孕育阳光健康的思想,即让美好的东西占据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