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关于碎片化阅读的系列报道 【引自互联网】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百科,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权威调查】2019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阅读方式 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时读 主要读电子书 主要读纸质书 占比 55% 19% 12% 年阅读量 3本以下 3—5本 5—10本 占比 5% 19% 28% 阅读时间 低于30分钟 30分钟—1小时 1—2小时 占比 20% 47% 23%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各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调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相比于电子书,读者更喜欢纸质书。 B.超五成读者2019年平均每天阅读时间近一个小时。 C.有一半以上的读者年阅读量超10本。 D.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时读的人占多数。 参考答案: 1.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掌上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2.“美丽”指可以迅速获取各种信息,阅读成本低;“忧愁”指导致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人们形成思维惰性,很难主动阅读。 3.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