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B“行”应读“háng",C“烹”应读“pēng”,D“闾”应读“lü”) 2.与“将军身被坚执锐”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其余都是通假字。被坚执锐:“被”同“披”。適戍渔阳:“適”同“谪”。为天下唱:“唱”同“倡”,倡导。固以怪之:“以”通“已”,已经。)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都解释为“多次",A分别为“编次”"军队驻扎的地方”,B分别为“写""字条",C分别为“帝王”“称王") 4.下面陈胜的几句话后来广为流传。请翻译它们,并指出这些话语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1)苟富贵,无相忘。 倘使有一天谁富贵了,不要忘记伙伴们。表现的性格与精神:要求摆脱被压迫剥削的地位,不甘于安贫守命的反抗精神。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鸿鹄(志向远大的人)的志向呢?表现的性格与精神: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以及有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雄心壮志。同时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表现的性格与精神:蔑视王侯将相的叛逆性格和大无畏的反抗精神。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逃亡,逃跑 (2)哀怜 (3)一道,共同 (4)有的人 2.翻译下面句子。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3.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势的分析。 【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 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①敏锐的洞察能力——“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严密的组织能力——抓住“将尉醉”的有利时机,使用激将法;“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③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拓展阅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攻占(土地) (2)使……听闻,报告 (3)兵器 (4)做将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两个“者”都是代词,翻译为“……的人”。A.以:介词,因为;介词,把。C.乃:副词,表判断;副词,于是,就。D.其: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里)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 联合起来向西进军,以讨伐秦朝为名,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2)(谒者)回答说:“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 4.文中秦二世时而“怒”,时而“悦”,时而“大惊”,这些神态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通过这些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秦二世是一个喜欢报喜不报忧、面临强敌惊慌失措昏庸无能的糊涂君王。 译文: 七月,屯戍的士卒陈胜等人在过去的荆地(楚国)起兵造反,建立了张楚。陈胜自封为楚王,住在陈县,派遣将领攻城略地。山东郡县苦于秦朝官吏的统治的青年人,都杀死了他们的守尉令丞起来造反,响应陈涉,相互推立为诸侯王,联合起来向西进军,以讨伐秦朝为名,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谒者出使东方回来,把叛乱的事情报告了二世。二世非常气愤,把谒者交给了狱吏治罪。后面的使者回来了,二世问他情况,(谒者)回答说:“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二世很高兴。二年冬天,陈涉所派遣的周章等将领向西进发,到达戏水,有几十万军队。二世大为震惊,和群臣商量说:“怎么办呢?”少府章邯说:“盗贼已经来到这里,兵众势强,现在调发近处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郦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们,发给兵器,让他们出击盗贼。"于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做将领,打败了周章的军队,使周章的军队逃跑,于是在曹阳这个地方杀了周章。二世又派遣长史司马欣、董翳辅佐章邯攻击造反的军队,在城父杀了陈胜,在定陶打败了项梁,在临济灭掉了魏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