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诗经》二首补充习题答案

2024-12-8 20:52| 查看: 2

 【夯实基础】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jū jiū

(2)yǎo tiǎ

(3)xìng

(4)wù mèi

(5)sù huí

(6)chí


2.“蒹葭萋萋”的“萋萋”也写作“凄凄”,下列诗句中与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A.悲伤凄凉的样子;B.茂盛的样子;C.寒凉;D.寒凉]3.A[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绝望情绪表达不正确]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哪两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

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3.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4.诗歌在反复咏叹中,思想感情不断得以强化和升华。你如何理解诗中所抒发的感情?

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以及相思之苦。


【拓展阅读】

1.诗歌描绘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一个见面情景?

诗歌描绘了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清晨,一个苦苦思念自己丈夫的女子得见夫君归来而喜出望外的情景。


2.本诗对“风雨”“鸡鸣”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风雨”“鸡鸣”的描写引出了后面人物的活动,起到了起兴的作用;渲染了风雨凄迷、阴冷沉郁的氛围,从而以哀景写乐情,反衬出女子等到丈夫后的喜悦之情。


3.诗人在三章中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

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现思妇一刹那间感情的变化。


4.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特点:重章叠唱。作用:在对风雨的反复描摹中,深化诗歌中暗淡、凄凉的意境,渲染气氛,强化喜悦的感情,突出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参考译文】

风雨交加冷凄凄,鸡儿寻伴鸣叽叽。终于看见君子归,烦乱心绪怎不息?风狂雨骤声潇潇,鸡儿寻伴声胶胶。终于看见君子归,相思之病怎不消?风雨连连天昏暗,鸡儿报晓鸣不停。终于看见君子归,心里怎能不高兴?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豫ICP备2024061054号-3|普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