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给加点的字注音 huò yǎn mò tiáo yí yì 2.下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A.年间/中间;B.做标志/标记;C.全都;D.寻找/不久] 3.下面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D[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又往前划,想找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招待他。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要,同“邀”,邀请)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做了记号。 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分别指老人和小孩。展现出桃花源中的人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4.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反映了桃花源人不愿外来之人打扰他们宁静的生活。) 【拓展阅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年轻 (2)擅长,善于 (3)停止 (4)不加装饰 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句断句(限一处) (1)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 (2)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3.句子翻译。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也安然自若。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4.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悠闲自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参考译文】 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也安然自若。”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些好事的人,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有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释然感受。未曾有喜怒的神色,有酒时就喝,有时如果没酒,(陶渊明)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