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自然的语言》补充习题答案

2024-12-8 19:50| 查看: 2

 【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A.农谚(yàn);B.连翘(qiáo);C.风雪载途(zài)]


2.依次填人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3.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C[A.经度差异;B.古今差异;D.高下的差异]4.D[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物候现象;B.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当代成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C.本文语言生动形象。]


【研读文本】

片段研读

1.第①段加点词语“凡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凡是”意思是没有例外,表范围。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说说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举例子,做比较。具体地说明了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进而说明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3.语段在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正常情况仅一笔带过,而特殊情况却细细道来,且举例加以说明,这是不是主次不分?谈谈你的理解

不是。因为正常情况大家都比较熟悉,且有切身体验,故一笔带过;而特殊情况大家比较陌生,为了让读者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所以细细道来。


4.气候”是”写“候”的合称,我国有"二十四节气二候”的说法,请写出两个节气的名称。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


【拓展阅读】

1.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是什么?本文的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说明对象:植物;说明内容:植物可以预报天气。结构方式:总分式;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举例子。文章为了具体说明植物能预报阴雨的特征,列举了黄瓜蔓、风雨草、含羞草、晴雨花、茅草、松果的鳞片和河底的青苔等例子,既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3.从全文写作思路来看,选文⑥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②至⑥段介绍说明植物能预报阴晴,⑦段起介绍说明植物能预报温度。这样安排符合逻辑顺序,所以不能调换(意近即可)。


4.请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此文文题《植物气象员》的妙处。再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看看此文和链接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链接材料: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此文文题的妙处: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植物能预报天气的功能特征。它们说明的道理: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意近即可)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豫ICP备2024061054号-3|普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