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1)yú(2)shù(3)yù(4)juàn (5)ào(6)yǐ(7)qīn (8)niǎn (9)chì 2.B[A.被/是;B.砍伐;C.食物/喂养;D.渐近/先前] 3.(1)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23
(2)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3)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4.C[A.强调了卖炭翁劳作的艰辛;B.引出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D.突出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复杂的内心。]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1)高(2)一会儿(3)遮蔽,保护(4)高耸的样子 2.通过对茅草在风中飞舞的描写,写出了杜甫眼睁睁看着自己所建的浣花草堂为风所卷,心里七上八下,孤独无助,自己也变得像飘忽不定的茅草了。表现了诗人的困苦处境。 3.抒情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把个人困苦丢在一边,想到了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4.B(当秋雨来临,诗人先十分关心自己的茅屋,然后推己及人,关注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 【拓展阅读】 1.(1)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 2.D[A.因为;B.按照;C.凭借;D.用] 3.(1)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 (2)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卖炭翁淳朴善良,逆来顺受。 【参考译文】 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遇到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回去,你还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农夫就殴打了宦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