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A妯娌(zhóu)C蛮横(hèng)D调料(tiá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不能作为形容词修饰人物形象。) 3.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 (1)母亲是个好劳动。 好劳动:指劳动的好手,文中指母亲什么农活都能做。 (2)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标本式: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或物,文中指朱德的父亲具有中国农民的一切特征。 (3)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支撑门户:指勉强能维持住家庭的生存,文中指朱德的父母想培养朱德认书识字,不再因为没有文化而受到豪绅和差役的欺压。(4)和平:指性格平和,温和,文中指中国农民所具有的不反抗、默默承受的性格。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选文第①②两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①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②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③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3.“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这两句话能不能并作-句“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为什么? 不能。这两句话用“能”“一定能”表达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如果并成一句,“一定”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信心和决心。 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表达作用。 ①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文题。 ②在内容上:以深深的祝愿抒发对母亲深切的哀悼之情。 【拓展阅读】 母亲的谚语 1.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谚语给了“我”哪些教育和影响,请简要概括。 小时候,母亲教育“我”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教育“我”自力更生,不能偷窃;教育“我”对待朋友、客人要大方,让“我”结交了许多不错的朋友。上初中的时候,母亲教育“我”见贤思齐,让“我”学会选择良师益友,为“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正常发展选定了准则。工作后,母亲教育“我”凡事做好计划,让“我”学会了管理,同时也能培养后代学会计划安排。母亲还教育“我”不要看不起任何人;教育“我”生活中要知足常乐,工作中要精益求精。 2.赏析第④段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从天而降”“劈手”都是动作描写,都形容动作迅速,“劈手”还带有严厉的态度,生动形象地表明母亲对“我”的偷窃行为绝不容忍、及时纠正的态度。 3.指出第⑤段画线语苟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手法,侧面描写了下乡干部争着来“我”家吃饭和“我们姊妹”都有意见来衬托母亲待客大方,对自己家却很节省。通过语言描写交代了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塑造了母亲勤俭持家、待客大方的形象。 4.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本文通过“母亲的谚语”出现的场景来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母亲的谚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且概括了文章内容。同时也直接点明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