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C(A同胞bāo,B发聩kuì,D矢志shǐ) 2.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C(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丑态百出:比喻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不形容声音的巨大。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 3.请你用一句话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则标题。(要求:不超过 24个字) 中国举行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第②段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用了一连串的贬义词,揭露日本右翼分子妄图否认历史的险恶用心,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能够看清他们的本质,维护好世界和平。 2.请分析选文的论说思路 首先从正面列举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在以不同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义举;接着从反面列举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行为;最后指出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南京已经由昔日的“恐怖之城”变为如今的“和平之城”。 3.在列举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义举时,为什么特地举了“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人教科书”的例子? 这说明远离战争罪恶,维护世界和平不仅是中国及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愿,也同样是日本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愿,这就把日本右翼分子和日本人民区别开来,更能看出日本右翼分子所作所为的不得人心。 4.选文说“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请说说“振聋发聩”一词在文中的内涵。 “振聋发聩”一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二是提醒人们警惕日本右翼分子借否定南京大屠杀来复活军国主义的险恶用心,三是警示人们铭记历史,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拓展阅读】 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速读以上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到的主要信息 示例: (1)我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旨在不忘历史,呼吁和平。 (2)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冷处理态度,引发人们的质疑和不满。 2.仔细阅读材料二,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中国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没有仇恨,但要以史为鉴,维护和平,努力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意思对即可) 3.行细阅读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项,谈论的是发生在国家公祭日的感人场景; B项,是对上述所有材料的核心概括; C项,是材料二中由历史到现在的一种精神指引; D项,实际上是对材料三的一种曲解。从材料中的隐含信息来看,日本当局对从前的错误既没有真诚的忏悔,也没有凝重的反思,解读错误。) 4.认真阅读这些材料,你想对至今还在保持沉默的日本当局者说些什么呢? 示例:如果有谁还要抵赖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历史,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也不会答应。只有坦诚面对,勇于认错,才能得到人们的谅解,才能让和平之花在全球盛开!(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