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台阶》补充习题答案

2024-12-6 19:00| 查看: 3

 【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A黏nián,C槛kǎn,D涎xi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若有所失不能做状语修饰“感到”。)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对事物特征夸大或缩小,不能算夸张)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 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头发比作刚收割过的庄稼茬,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高台阶造完了,父亲老了,内心失落,连头发都失去了生机的模样。


2.为什么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会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一旦不干活儿,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他感到若有所失。


3.如何理解选文的最后一句话?

以“父亲老了”收束全文,与当年父亲的体壮如牛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为改变现状付出的艰辛劳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同时引人深思。


【拓展阅读】

1.作者详细描写了西北农村的哪些“本色”的生活场景?

温老汉的戏班子唱秦腔;农家人过年请神、拜神;爷爷及其父辈们执着地耕种。


2.作为西北农民的代表,爷爷身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勤劳、淳朴、热情、乐观、执着。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含蓄地揭示主旨;赞美这片土地沐浴着秦腔的热情奔放;赞美勤劳淳朴的农民祖祖辈辈扎根于这片热土;赞美土地孕育着丰收和希望;赞美这片土地代表着西北粗犷而执着的农耕文化。(主旨写出一点即可)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豫ICP备2024061054号-3|普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