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土地的誓言》补充习题答案

2024-12-6 10:43| 查看: 3

 【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A田垄lǒng,B白桦huà,D默契qì)


2.写出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在文句中的特殊含义。

(1)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本义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义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句中是贬义褒用,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怀念到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地步。


(2)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埋葬”一词本义是掩埋尸体。引申义为埋藏已经死去的事物。句中指作者的欢笑是在被侵略之前留下的,现在已经被侵略者毁灭了,再也不存在了,所以说欢笑被埋葬了。


3.学了《七地的誓言》后,语文老师出了几副对联的上联,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副,对出下联。

① 上联:忆故乡,白桦林,黑土地,红高粱,美不胜收;

答案示例:下联:望家园,凶倭寇,恶太君,伪黄协,丑陋无比。


上联:车辚辚,马萧萧,日寇凶焰千尺;

雄赳赳,气昂昂,抗联豪气万丈。


上联:心被故土呼唤;

身为母亲战斗。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作者在这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绘的?为什么列举这些东西?

白桦林、红高粱、马群、蒙古狗、黑土地。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说明了东北物产的丰富,更能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2.将下列句子改为肯定的陈述句,并谈谈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我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作者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3.有人说作者在回忆故乡时的话中排列的词语太多了,不够简洁,可以删去一部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不删的理由:在作者笔下,这些富有东北特色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幅绮丽的画面,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作者如数家珍般给我们展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这恰恰反映出作者对这片故土的无限眷恋热爱。同意。可删去的理由:排列太多,显得复杂、累赘,让人阅读时应接不暇,跳跃性强,不适宜一般读者阅读。


【拓展阅读】

1.第④段的横线上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C(分别对应不同季节的特点。)


2.2.作者认为土地的颜色是什么?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土地的颜色?

五彩缤纷(或五彩斑斓、五色焕然等);从土地的形态(或从山脉、沙漠、原野等方面);从春夏秋冬四季;从土地的内心。


3.请从文中任选一个角度简析选文的艺术特色

示例1: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土地色彩的单调悲凉,然后写土地的神奇色彩,并以李白的诗加以佐证,突出土地的五彩缤纷。

示例2:排比的运用。如第③段中土地不同形态的不同颜色,第④段中不同季节的不同颜色,第⑥段中土地遭受的破坏,都用排比来铺陈,使句子整齐,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此外,还可以从用词的准确,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构思匠心独运等方面进行分析。切合文章特点,表述清楚即可)


4.面对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你认为该怎样做才能使土地依然神奇多彩?发挥想象,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那个“美丽的主题”

(1)全民行动,从我做起,严禁不合理开发;植树造林,控制污染源,变废为宝,合理开发优质资源。

(2)畅想土地美好的未来,眼前将出现一幅幅“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生动画面;蓝天白云,牛羊成群;山色如黛,碧波似锦;小桥流水,花香鸟语;高楼林立,龙腾虎跃;风调雨顺,明珠璀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着美丽和殷实,人们生活在孕育生命、包容一切、万世永续的神奇多彩的土地上。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豫ICP备2024061054号-3|普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