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下面各组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B(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2.下面各句中的称呼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D(一般指读书人,有素质有志向的人。) 3.对下面各句的对话语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4.下面各句中朗读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A动词,掌握/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D副词,非常/形容词,长) 2.写出“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 3.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殷切希望。 (2)卿言多务,孰若孤? 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4.本文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拓展阅读】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经过 (2)拜访 (3)走近 (4)全、都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但备不虞? (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呢?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但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参考译文: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呢?”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定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当时吕蒙屯军与成当、宋定、徐顾非常的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他们的儿子都还很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军兵,全都给吕蒙。可是吕蒙坚决地辞让,说这三位将军勤劳国事,为国家战死,国家不应该为了暂时的利益而忘记这些孤儿。接连上书多次,孙权才同意这一做法。吕蒙又找到了数位老师,让他们辅导这些孩子,他对国家、朋友的操心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