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邓稼先》补充习题答案

2024-12-5 22:03| 查看: 2

 【夯实基础】

1.下列各组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A选聘pin,B殷红yān,C萦带yí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死而后已,“已”应理解为“停止”)


3.下面各句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因为是谣言,应该用“耸人听闻”)


4.下面各句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注意句子中能够体现时间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词语)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从修辞角度)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核武器试验的要求之高、难度之大,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卓越才能和杰出贡献。


(2)要将只手撑天空(从炼字角度)

“撑”字很有气势,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男儿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2.选文中用加点的“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等词语连续发问,作为多年的朋友,作者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为什么?

连续用“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等词语来发问,驱使读者去想象邓稼先生前的工作生活情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老友的真诚关心和担忧之情,更能发人深思。


3.下面两句话各自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体么心情?

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对下属的关怀及其内心平易近人的情感的极力赞扬。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4.请你在邓稼先的墓碑上刻一句最能概括他一生的话,并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理由:这句话能够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拓展阅读】

1.本文选材精当典型,作者用三件不平常的物品和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邓稼先的爱国精神。

(1)张爱萍的题词和两张照片。


(2)一是抢时间进行核试验,完成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二是试验失败找核弹头;三是为搞原子弹牺牲自我。


2本文在讲述三个典型事例时均采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请你说出这种手法运用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烘托出邓稼先什么样的高尚品质。

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的三件事:一是他国的五代科学家核试验科研过程;二是原子弹爆炸失败几个单位推卸责任;三是中途而退的某些搞原子弹的科学家。烘托出邓稼先用生命为祖国的强大而拼搏,甘愿牺牲,为大局忘小我的高尚品质。


3.联系全文,请你说说第⑨自然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这段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含蓄地表现本文主题——歌颂邓稼先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品质。


4.古今中外,像邓稼先那样为科学献身的人不胜枚举,你知道多少?能说说他们的主要贡献吗?

答案示例:中国:张衡发明地动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等等外国:诺贝尔研制炸药等等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豫ICP备2024061054号-3|普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