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回忆我的母亲》补充习题答案

2024-11-30 12:26| 查看: 3

 【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A.妯娌(zhóu);C.蛮横(hèng);D.调料(tiá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不能作为形容词修饰人物形象)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

(1)母亲是个好劳动

好劳动:方言。劳动的好手。文中指母亲什么农活都能做。


(2)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标本式: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或物。文中指朱德的祖父具有中国农民的一切特征。


(3)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

支撑门户:指勉强能维持住家庭的生存。文中指朱德的父母想培养朱德认书识字,不再因为没有文化而受到豪绅和差役的欺压。


(4)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和平:指性格平和、温和。文中指中国农民所具有的不反抗、默默承受的性格。



【阅读】

一、课内阅读

1.选文第①②两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表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3.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能不能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为什么?路

不能。用“能”“一定能”表达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合并后,“一定”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信心和决心。


4.请结构和芮容两个方面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表达作用。

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文题。

在内容上:以深深的祝愿抒发对母亲深切的哀悼之情。


二、拓展阅读

1.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谚语给了“我”哪些教育和影响?请简要概括。

小时候,母亲教育“我”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教育“我”自力更生,不能偷窃;教育“我”对待朋友、客人要大方,让“我”结交了许多不错的朋友。上初中的时候,母亲教育“我”见贤思齐,让“我”学会选择良师益友,为“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正常发展选定了准则。工作后,母亲教育“我”凡事做好计划,让“我”学会了管理,同时也能培养后代学会计划安排。母亲还教育“我”不要看不起任何人;教育“我”生活中要知足常乐,工作中要精益求精。


2.你从选文第②段画线的语句中读出了哪些感情?

对母亲智慧的敬佩叹服,对母亲的感激,对往昔母亲教诲未能重视的惭愧。


3.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从天而降”“劈手"都是动作描写,都形容动作迅速,“劈手”还带有严厉的态度,生动形象地表明母亲对“我”的偷窃行为绝不容忍、及时纠正的态度。


4.在读书交流会上,有同学发现第⑦段篇幅较长,认为可以做删减;也有同学认为原文更合理。请你从该段与主题的关联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示例]我认为应保留原文。该段后文详细写“我”因事先筹划而取得成功的经历,突出母亲对“我”的影响之深、帮助之大,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照应主题

【表达】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豫ICP备2024061054号-3|普学网